《销售的“被讨厌的勇气”:从讨好到解决问题》 浏览:81 发表时间:2025-09-01

销售必须有被讨厌的勇气

image

在销售这条路上,很多人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方向。他们以为口才好、会喝酒、能陪聊,就能拿下客户;他们渴望被客户喜欢、被赞美、被认可,仿佛销售是一场恋爱,客户是需要追求的“恋人”。可现实是,客户不是恋人,而是“海王”,是“渣男”,他们说的每一句话,都可能是套你信息的客套话。真正的销售高手,从不追求被喜欢,而是敢于被讨厌——因为销售的本质,是解决问题,不是讨好关系。

销售技巧:不是口才好就能成单

很多新人刚入行,总以为销售拼的是口才、是情商、是应酬能力。于是拼命练习话术,学着如何“口吐莲花”,如何在饭桌上把客户喝倒,如何用幽默感赢得好感。但结果呢?客户笑得灿烂,订单却迟迟不来。

我带过太多这样的新人。他们能说会道,见客户前准备一堆话术,结果一进门就被客户几句“我们再考虑考虑”“价格还是有点高”打发出来,回来就垂头丧气,觉得自己没发挥好。

可真相是:客户根本不在乎你说了什么,他们在乎的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。

销售技巧的核心,从来不是“说什么”,而是“发现什么”。你能不能在客户一句“我们最近资金有点紧张”背后,看出他供应链的断裂风险?能不能在他一句“你们产品不错,就是贵”中,听出他对交付周期的焦虑?

真正的销售技巧,是提问、是观察、是倾听,是从客户看似随意的言语中,提炼出他真正的痛点。这比任何口才都重要。

客户管理:每周必须拜访欠款客户

这是我带团队的铁律:无论账期多长,只要客户有欠款,就必须每周拜访一次

新人总是抵触:“客户会觉得我在催款”“太频繁了显得不信任”“怕客户烦”……

可我想说:信任,不是靠回避问题建立的

我曾经犯过一个致命错误。那时我和一个客户合作了三年,关系“像朋友一样”。他每次来公司,我都亲自接待;他孩子上学,我还帮忙联系学校。我以为这就是信任。

结果呢?他突然倒闭,欠我80多万。公司追责时我才意识到:我已经三个月没去过他车间了。而其他供应商早就发现他停产,纷纷上门催款或拉走设备。只有我,因为“不好意思打扰朋友”,错过了所有预警信号。

从那以后,我立下规矩:欠款客户,每周必须见一次。见不到人,也要去车间看看生产情况。哪怕只是转一圈,拍几张照片,也能判断客户是否正常运转。

这不是不信任,这是专业。

客户管理的本质,是风险管理。你不是在“催款”,你是在“守护公司的资产”。允许自己被讨厌,才能避免坏账。

催款方法:不是催钱,而是看生产

很多人把“催款”理解为“要钱”,于是战战兢兢,语气委婉,生怕得罪客户。但真正的催款,不是坐在办公室打电话,而是走进客户的现场。

我的方法很简单:

  1. 每周固定时间拜访,不提前通知;

  2. 直接去车间,看机器是否在运转;

  3. 和一线工人聊天,问产量、问排单;

  4. 拍照记录,形成客户运营档案。

如果客户停产、减产、设备闲置,那就是预警信号。这时你不是去“催款”,而是去“帮忙”:“张总,我看你们最近开工不足,是不是订单有问题?我们公司最近有个促销政策,能不能帮你接点单?”

你看,你不是讨债的,你是解决问题的伙伴。

催款的最高境界,是让客户觉得你比他还关心他的生意。

销售心理学:客户是“渣男”,需求是表演

太多新人被客户“吊着”。客户说:“只要你价格再低5%,马上签合同。”新人信了,回去求公司降价,结果客户又说:“我们老板还没批。”

客户说:“你们样品不错,下周给最终答复。”新人等了一周,客户说:“采购部还在评估。”

这些话,听起来像需求,其实是“表演”。客户在测试你的底线,套取你的信息,甚至拿你的报价去压其他供应商。

你要明白:客户说的每一个需求,都可能是假的

就像“渣男”说“我爱你”,不是为了承诺,而是为了推进关系。客户说“我们急需这个产品”,不是为了采购,而是为了拿到你的底价。

所以,别被客户的客套话迷惑。你要做的,不是满足他的“表面需求”,而是挖掘他的“真实困境”。

被讨厌的勇气:销售的职业属性

销售是一个天生“被讨厌”的职业。你去催款,客户嫌你烦;你提价格,客户嫌你贵;你推新品,客户嫌你折腾。

可你要接受这一点:被讨厌,是销售的常态

我常给新人送一本书——《被讨厌的勇气》。不是让他们去惹客户,而是让他们明白:你不需要被所有人喜欢

销售的成长,不是从“讨好型人格”变成“更会讨好”,而是从“害怕被讨厌”变成“允许被讨厌”。

当你不再纠结“客户喜不喜欢我”,你才能专注于“客户需要什么问题被解决”。

记住:最终支持你的,往往不是那些夸你的人,而是那些被你帮过的人

销售思维:客户是人际关系的集合

很多人把客户当成“一个人”:采购、技术、老板。可真相是:客户是一个人际关系的集合

采购想要回扣,技术想要稳定,老板想要利润,财务想要账期。这些需求彼此冲突,却共同构成“客户的需求”。

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。你越想讨好所有人,越会被所有人牵着鼻子走。

正确的销售思维是:找到那个“被困扰的人”

谁在为交期焦虑?谁在为质量问题挨骂?谁在为成本超标发愁?找到他,帮他解决问题,他就会成为你的“内部盟友”。

比如,你想拿下技术订单,却总被采购卡住。那就别只盯着采购。去帮技术解决一个长期困扰的工艺难题,技术自然会在会议上为你说话。

销售不是搞定“客户”,而是搞懂“客户的麻烦”。

需求挖掘:客户不懂自己的真正需求

最危险的客户,是那种“很懂行”的客户。他告诉你:“我要A功能,B参数,C材质。”你以为这就是需求,结果做了一堆定制,他却说:“再看看吧。”

可事实上,客户往往不懂自己的真正需求

他要的不是A功能,而是“减少停机时间”;他要的不是B参数,而是“降低能耗成本”;他要的不是C材质,而是“通过环保认证”。

你的任务,不是满足他的“要求”,而是追问他的“目的”。

用“五个为什么”挖掘:

  • 为什么需要这个功能?

  • 为什么这个参数重要?

  • 为什么现在必须买?

每一层追问,都让你离真实需求更近一步。

销售成长:从表现自己到解决问题

很多销售把成长重点放在“如何表现自己”上:练话术、学穿搭、练酒量。可这些,都是表象。

真正的销售成长,是从“表现型”转向“问题解决型”。

你不需要惊艳全场,你只需要解决一个客户解决不了的问题。

比如:

  • 帮客户优化工艺,节省10%成本;

  • 协调公司资源,紧急备货救急;

  • 提供行业数据,帮客户说服老板。

这些,才是不可替代的价值。

当你从“求客户签单”变成“帮客户成功”,客户自然会找你合作。

应收账款:信任不能替代风控

最后再强调一次:信任不能替代风控

你可以和客户称兄道弟,但该查的账期不能少,该走的流程不能跳,该去的车间不能不去。

我见过太多销售,因为“关系好”放松警惕,结果客户一倒闭,自己背锅。

应收账款管理,不是财务的事,是销售的责任。

每周拜访,不是催款,是尽责。

结语:销售的核心是解决问题

销售不是谈恋爱,不需要被喜欢;销售是医生,需要诊断问题、开出处方。

不要怕被讨厌,不要怕客户烦,更不要把客户当朋友。

你要做的是:

  • 每周去看欠款客户的生产;

  • 看穿客户“表演式需求”;

  • 挖掘真实痛点,提供解决方案;

  • 用专业赢得信任,而不是用讨好换取订单。

记住:客户最终记住的,不是你说了什么好听的话,而是你帮他解决了什么难缠的问题

这才是销售的终极竞争力。

CRM_LJ.PNG

联系我们 /Contact 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