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销售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人,一定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:客户说:“这个服务我不要了,能不能便宜点?”
你心里一紧,生怕订单飞了,赶紧点头:“行行行,那我给您申请一下优惠。”
结果呢?客户不仅没感激,反而更挑剔:“还有没有再低一点的方案?”
最后你降价了,客户成交了,但心里却总觉得不对劲——这单做得太憋屈,利润被压得稀薄,合作也毫无尊严。
问题出在哪?
不是你不够努力,而是你陷入了“讨好型销售”的陷阱。
你以为满足客户就是成交的关键,殊不知,真正决定客户是否买单的,从来不是你有多顺从,而是你有多专业、多有底气。
我们公司去年业绩最高的销冠小李,全年签单额破千万,但他从不主动降价,也从不哄着客户走。相反,他经常对客户说:“这个服务不能删,删了效果会打折。”
可奇怪的是,客户不但没跑,还主动介绍新客户给他。
问他秘诀,他说:“我只做一件事——让客户相信,我的方案是最专业的,删减=自损。”
这就是销冠思维:不靠情绪操控,不靠低价诱惑,而是用专业建立权威,用底气赢得信任。
很多销售一听到客户要删服务、要优惠,第一反应就是解释产品多好。
“刘姐,您看我们这个服务多全面,能帮您解决XX问题……”
这种话术无效的原因很简单:客户此刻关心的不是“好不好”,而是“能不能少花钱”。
正确的做法是:停止解释,直接切换立场。
当客户提出删减要求时,不要慌张,也不要立刻反驳。先深呼吸,眼神坚定地看着对方,语气平稳地说:
“刘姐,我理解您的想法,但我想跟您说句实话——这不是您想不想的问题,而是这个组合能不能发挥最大效果的问题。”
这句话的关键在于:把话题从“你要不要”转移到“值不值得”。你不再是被动迎合的角色,而是专业顾问。
接着,你要告诉客户:
“我们这套方案的设计逻辑是环环相扣的。比如您想删掉的这项服务,表面上看是独立模块,但实际上它是整个系统运转的‘润滑剂’。少了它,其他部分也会受影响,最终效果可能只有60%。”
用比喻、用数据、用案例,让客户意识到:删一项,等于全盘打折。
最后,把客户的决策上升到“共同目标”层面:
“咱们合作的目标是什么?是让您满意,然后愿意介绍朋友来。但如果因为删减导致效果不理想,您不满意,我们也没脸再去见老客户。这砸的是我们的招牌,也是您的时间成本。”
这一招,叫“共情+共责”。你不是在拒绝客户,而是在为双方的长期利益负责。
三步下来,客户不仅不会反感,反而会觉得你:“这人靠谱,有原则,不忽悠。”
很多人误解了“成交”的本质。以为成交就是签合同、收钱。
其实不然。
真正的成交,是客户在心理上已经认定“非你不可”。
怎么做到?
答案是:制造“稀缺感”和“确定性”。
当你坚定地说“这个不能删”,客户反而会开始思考:“是不是我真的不了解这个服务的价值?”
这时,你的专业形象就立住了。
而一旦客户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,他就会倾向于依赖你。
我们做过一个实验:
同一款产品,两组销售去推。
A组:客户说删服务,立刻答应并降价;
B组:客户说删服务,坚决反对,并解释原因。
结果:
A组成交率看似高,但客单价低,复购率几乎为零;
B组前期沟通时间长,但成交后客户满意度高达95%,转介绍率翻倍。
为什么?
因为B组传递了一个信号:我们的产品是有标准的,不是谁都能随便改的。
这种“门槛感”,恰恰提升了客户对价值的认同。
语言是销售的武器。同样的意思,换一种说法,效果天差地别。
以下是我们在内部培训中总结的几条“销冠级话术”,建议收藏:
“这不是价格问题,是效果保障问题。”
——把焦点从“贵不贵”拉回到“值不值”。
“我可以给您优惠,但前提是您接受效果打折的风险。”
——把选择权交给客户,但让他承担后果。
“我们从不做定制化删减,因为那是对客户的不负责任。”
——树立品牌原则,增强信任。
“您放心,如果效果不如预期,我第一个比您着急。”
——共情 + 承诺,消除顾虑。
“很多客户一开始也想删,后来用了才发现,正是这项服务解决了核心痛点。”
——用第三方案例增强说服力。
记住:话术不是背出来的,而是基于信念说出来的。
只有你自己真的相信“这个不能删”,你才能说得理直气壮。
你以为客户砍价是为了省钱?
错。
大多数客户砍价,是为了确认自己没被当冤大头。
他们需要一种“占便宜的感觉”,而不是真的要你降价。
所以,高明的销售从不直接降价,而是“换方式给价值”。
比如:
不删服务,但赠送一次深度咨询;
不降价,但延长服务周期;
不打折,但提供优先服务通道。
这些“软优惠”,既维护了产品完整性,又让客户觉得“赚到了”。
这才是真正的销售智慧:守住底线,灵活给价值。
你有没有发现?
那些靠低价抢来的客户,往往最难伺候:
要求多
抱怨多
付款慢
效果不满意就拉黑你
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是冲着价值来的,而是冲着“便宜”来的。
你用低价吸引他们,他们就用低标准对待你。
而真正优质的客户,反而愿意为专业买单。
他们不怕贵,怕的是花冤枉钱还看不到效果。
所以,拒绝低价,不是清高,而是筛选客户。
你守住价格,就是在筛选出那些真正认可你价值的人。
久而久之,你会发现:
你的客户越来越优质,合作越来越顺畅,业绩也越来越稳。
销售最难的,不是见客户,不是讲方案,而是在压力下守住底线。
客户施压、领导催单、业绩压力……
每一个时刻都在考验你:
“要不要松口?要不要妥协?”
但你要明白:
每一次妥协,都是在削弱你的专业 credibility(可信度)。
今天你答应删一项服务,明天客户就会要求删两项。
今天你降价5%,明天他就想要8%。
底线一旦失守,你就再也无法以“专家”身份对话。
所以,请记住:
销售的尊严,来自于你敢说“不”的勇气。
不是对客户不尊重,而是对专业、对结果、对长期关系的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