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销售行业摸爬滚打多年,我见过太多人每天忙得脚不沾地,电话打到嗓子哑,客户聊到深夜,结果月底一看业绩,还是垫底。而那些真正的销冠呢?他们未必最能说,也未必最聪明,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质——极强的复盘能力。
他们每天都在问自己三个问题:
我今天的状态对吗?
我的过程有效吗?
我有没有在找借口?
答案就藏在这三个问题里。今天,作为一位带过上百名销售团队的销售总监,我要告诉你:销售干不出业绩,其实就三个原因。你不是能力不行,而是在这三点上持续失分。
你有没有发现,那些业绩常年第一的销冠,从来不是靠“运气”吃饭的?他们之所以能持续打胜仗,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在“复盘”。
什么是复盘?不是简单地总结“今天打了几个电话”,而是深度反思:
我今天的状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?
我和客户的沟通,有没有真正打动对方?
哪些环节可以优化?哪些话术可以迭代?
我带过一个团队,有个新人小李,前三个月业绩垫底。但他有个习惯:每天下班后花30分钟写“销售日记”,记录当天的客户反馈、自己的情绪波动、话术使用效果。三个月后,他逆袭成为团队销冠。
这就是销售复盘的力量。它不是形式主义,而是让你从“盲目努力”走向“精准突破”的关键。
而大多数销售,连复盘的意识都没有。他们只关心“结果”,却不反思“过程”。结果当然出不来。
很多人问我:“我每天打100个电话,客户都不理我,是不是行业不行?”
我反问:“你打完电话后,有没有跟进?有没有情感维护?有没有引导转介绍?”
往往,对方就沉默了。
这就是典型的“看起来很努力,实则在自嗨”。
我曾经带过一个销售,非常拼,每天打电话打到晚上11点,经常忘了吃饭。但业绩就是上不去。我调了他的客户跟进记录,发现问题出在哪——他只做了“打电话”这个动作,却没有后续的动作闭环。
没有情感问候,没有价值传递,没有持续触达。客户怎么可能信任你?怎么可能转介绍?
真正的销售过程,应该是一个“触达→信任→成交→转介绍”的完整链条。而很多销售,只停留在第一步。
更可怕的是,有些销售在跟客户聊天时,话多且密,无重点。滔滔不绝讲了半小时,客户一句没听进去。为什么?因为你没有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,你在自说自话。
销冠的沟通,永远是“少而精”。他们知道客户关心什么,痛点在哪,一句话就能戳中要害。
所以,别再用“我很努力”来安慰自己了。努力的方向错了,越努力,离结果越远。
你有没有发现,一个人在“高能量状态”下工作,和在“低能量状态”下工作,效率完全不一样?
高能量时,你思路清晰,沟通顺畅,客户都愿意跟你聊;
低能量时,你说话有气无力,客户一听就想挂电话。
很多销售不出单,根本原因不是技巧问题,而是状态问题。
什么叫状态?就是你有没有目标感?有没有激情?有没有冲劲?
我见过太多销售,每天上班像“打卡”,眼神空洞,语气平淡,客户一问三不知。这样的人,怎么可能拿单?
而销冠呢?他们每天醒来第一件事,就是看自己的日目标、周目标、月目标。他们心里有一把火,驱使他们不断前进。
更关键的是,他们不被情绪和外界干扰。家里亲戚来了?结婚了?身体不舒服?这些在普通人眼里是“请假理由”,在销冠眼里,只是“需要克服的障碍”。
我认识一位销冠,他结婚当天上午还在签单。他说:“客户约好了,不能爽约。仪式下午才开始,我上午把单子签了,下午高高兴兴去结婚。”
这就是目标感极强的人。他们把结果放在第一位,其他事情都可以让路。
而普通人呢?总是被琐事牵着走,一有风吹草动就放弃目标。结果就是:目标一直在,结果一直没。
销售是一个过程性极强的工作。没有好的过程,不可能有好的结果。
但很多销售管理者,只看结果,不看过程。导致团队成员“各自为战”,效率低下。
举个例子:
你让销售每天打50个电话,但他打完就完了,没有记录,没有分类,没有后续跟进计划。这样的过程,怎么可能出单?
真正的销售过程管理,应该包括:
客户分级(A/B/C类)
沟通记录(痛点、需求、抗拒点)
跟进计划(第几天发资料,第几天约见面)
转介绍机制(如何让老客户带新客户)
我带团队时,要求每个销售必须使用CRM系统,详细记录每一次客户互动。每周复盘会,我们不是看“打了几个电话”,而是看“转化率、跟进节奏、客户反馈”。
你会发现,那些业绩差的销售,往往在“跟进”环节断了链。
客户说“再考虑考虑”,他就不再联系了;
客户没回复微信,他就放弃了。
而销冠呢?他们知道,80%的成交来自第5次以上的跟进。他们不怕被拒绝,因为他们相信:只要过程对,结果一定会来。
所以,作为销售总监或企业老板,你要做的不是催业绩,而是帮团队优化销售过程。
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很努力,却始终拿不到结果?
因为他们没有目标感。
目标感是什么?
是你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,每天为这个目标行动,不被干扰,不找借口。
我见过太多销售,目标模糊:“我想多赚钱”“我想提升自己”。这种目标,毫无力量。
真正的目标,应该是具体的、可量化的:
今天必须打30个有效电话
本周必须签3个单
本月业绩必须突破20万
销冠每天都在为这些目标战斗。他们不会因为“今天累了”就少打一个电话,也不会因为“家里有事”就推迟客户见面。
他们知道:目标一旦设定,就必须达成。
而普通人呢?总是给自己找理由:“今天太累了,明天再打吧”“客户最近忙,等他联系我吧”。
结果就是:目标一直在,行动一直在拖延。
作为企业老板,你要培养团队的目标感。可以通过:
设定清晰的日/周/月目标
每日晨会汇报进度
每周复盘目标达成率
奖励目标达成者
让“拿结果”成为团队的文化。
“我很努力”是销售圈最大的谎言。
很多人所谓的“努力”,只是低效的重复劳动。
打电话,但不记录;
见客户,但不总结;
被拒绝,但从不反思。
这种努力,毫无意义。
真正的努力,是有策略、有反馈、有迭代的。
比如:
今天被客户拒绝了,复盘是哪个话术出了问题?
客户说“价格贵”,是不是价值传递不到位?
为什么A客户能成交,B客户不行?差异在哪?
销冠之所以强,不是因为他们不被拒绝,而是因为他们从每次失败中学习。
而普通人呢?被拒绝一次,就灰心丧气;
业绩不好,就怪市场、怪产品、怪领导。
从不反思自己。
所以,请记住:没有复盘的努力,都是假努力。
你知道销冠为什么业绩稳定吗?
因为他们有源源不断的转介绍客户。
而转介绍从哪来?
从持续的跟进和情感维护中来。
很多销售,签完单就消失了。客户有问题找不到人,体验感极差。怎么可能给你介绍新客户?
销冠呢?他们签完单后,反而更用心。
定期问候,节日送祝福,分享行业资讯,甚至帮客户解决问题。
客户感受到的是“被重视”,自然愿意介绍朋友给你。
我有个销冠团队长,他的客户转介绍率高达60%。秘诀是什么?
每月给客户发一次“服务报告”
客户生日必送小礼物
每季度组织一次客户沙龙
这些动作,看似“不赚钱”,实则赚的是长期信任。
所以,别只盯着新客户了。老客户的跟进和转介绍,才是业绩增长的核动力。
销售不是一个靠“天赋”吃饭的职业,而是一个靠“复盘”进阶的职业。
你不需要一开始就很强,但你必须每天进步一点点。
从今天起,问自己三个问题:
我今天的状态对吗?
我的过程有效吗?
我有没有在找借口?
只要答案是“否”,就立刻调整。
记住:销冠不是天生的,而是每天复盘出来的。
如果你是销售总监或企业老板,别再只看业绩数字了。
带团队做复盘,优化过程,强化目标感,打造高能量团队。
下一个销冠,就在你身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