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销售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你,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?
客户看中产品,眼神发亮,语气松动,眼看就要签单了——突然,他眉头一皱:“价格能不能再低点?”
你心跳一紧,大脑瞬间空白,下意识脱口而出:“行,那按您说的来。”
结果呢?客户却笑着说:“先放着吧,我再考虑考虑。”
你一脸懵:我都让步了,你怎么还不买?
其实,问题就出在你“答应得太快”。
客户压价,从来不是为了测试你的底线,而是为了获得心理平衡。他花了钱,心里不舒服,需要你表现出“痛苦”“为难”“牺牲”的姿态,才能让他心安理得地掏钱。
你一秒钟就答应,等于告诉他:“这价格我早就能给,你根本没砍到肉。”
他反而怀疑:是不是还有更大空间?是不是我太好说话了?
所以,客户压价应对技巧的核心,不是让利,而是演戏——演一场“我很难受,但我为你破例”的戏。
我们常常误以为销售的本质是价格战,其实不然。
销售的本质,是心理博弈。
客户在购买决策时,有两个核心心理:
损失厌恶:花钱让他痛苦。
占便宜心理:必须觉得自己“赢了”,这笔交易才值得。
当你直接答应降价时,你剥夺了他“赢”的感觉。他没经过博弈,没感受到胜利的快感,自然缺乏下单的动力。
但如果你表现出犹豫、为难,甚至说:“王总,这个价格我真得跟老板申请,而且我从来没给过谁这么低……”
这时,客户会立刻进入“胜利者”角色。
他会想:“看,我多厉害,三言两语就把价格压下来了。”
这种成就感,远比省下几百块更让他满足。
所以,真正的销售高手,从不轻易让步,而是用“让步的姿态”换取成交的主动权。
那么,如何在让步的同时,还能掌控主动?
答案就是:反向成交术。
当客户提出降价时,你不要直接答应,而是先“痛苦”一下:
“王总,您这价格砍得我真有点受不了啊,这单我要是真按这个价给您,我这个月奖金就泡汤了。”
然后,立刻反向提一个他很容易做到的小要求:
“不过您要是真诚心要,我咬牙也能给您安排。但您得答应我一件事——后面要是有朋友也想买,您得帮我介绍两个客户,行不?”
客户一听,笑了:“这没问题啊,包在我身上!”
注意,这句话就是成交的信号。
他嘴上说的是“介绍客户”,实际上是在说:“我认这个价格了,我愿意买。”
为什么?
因为这个要求对他来说毫无成本。介绍客户?口头答应一下而已,又不用立马兑现。
但他心理上却获得了极大的满足:
“你看,我不但拿到了低价,还‘帮’了销售一个忙。”
这种“双赢”感,让他心甘情愿地下单。
更高阶的玩法,是给客户一种“你是特别的”感觉。
你可以说:
“王总,这个价格我只给您一个人,您可千万别跟别人说啊。要是传出去,我以后还怎么做生意?”
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?
你很特别,我才给你这个价。
我吃了亏,但我愿意为你破例。
你得帮我保密,这是我们的“秘密约定”。
这种话术,瞬间把客户从“砍价者”变成“共谋者”。
他不再是你的对立面,而是你的“同盟”。
他会觉得:
“这销售真够意思,为了我连公司规矩都敢破,我可不能让他难做。”
于是,他反而会主动推动成交,甚至帮你维护价格体系。
面对客户砍价,不要慌,记住这三步:
第一步:延迟回应,制造紧张感
不要立刻答应。可以说:
“王总,您这个价格……我得跟公司申请一下,我真没权限直接给。”
哪怕你有权限,也要“演”一下。让客户觉得你在为他争取。
第二步:附加条件,转移焦点
在“勉强”答应后,立刻加一个无关痛痒的条件:
“您得帮我介绍两个客户。”
“您得保证不跟别人说这价格。”
“您得今天就把定金打过来,不然我申请不下来。”
这个条件不是为了真的让他做到,而是为了让他感觉“交易是双向的”。
第三步:确认承诺,锁定成交
一旦客户口头答应你的条件,立刻推进成交:
“王总,您都这么说了,那我这就去申请。您看合同是现在签,还是我先把定金收了?”
你会发现,客户往往会顺水推舟:“签吧签吧,别耽误事儿。”
这就是用心理博弈,把被动变主动。
掌握以下5句话术,让你在谈判中游刃有余:
“王总,您这价格砍得我真有点心疼,这单我要是真给您,我得倒贴钱。”
——先示弱,建立情感共鸣。
“不过您要是真诚心要,我咬牙也能给您安排,但您得帮我个忙。”
——转折,引入反向要求。
“您后面要是有朋友也需要,您得帮我介绍两个,行不?”
——提出低成本承诺,换取心理平衡。
“这价格我只给您一个人,您可千万别往外说啊。”
——制造稀缺感和优越感。
“我这就去申请,您看是先打定金,还是直接签合同?”
——直接推进成交,不给犹豫空间。
这些话术看似简单,但背后是深刻的销售心理学逻辑:
让客户在“占便宜”的同时,觉得自己“付出了代价”,从而心安理得地买单。
很多销售怕“演痛苦”,觉得太假。
但你要明白:客户不需要你开心,他需要你“为他牺牲”。
你开香槟庆祝降价?客户会觉得你赚翻了。
你皱眉叹气说“这单我真不赚钱”?客户反而觉得你实在。
这就是人性。
人们愿意为“同情”买单,而不愿为“贪婪”买单。
所以,真正的销售高手,都是情绪管理大师。
他们懂得在关键时刻“演”出痛苦、为难、挣扎,让客户产生“我得帮他一把”的错觉。
结果呢?客户心甘情愿地签了单,还觉得你人不错。
很多销售一听到砍价就慌,立马降价求成交。
这是典型的失去主动权。
记住:
销售的主动权,不在于你能给多低的价格,而在于你能掌控客户的心理节奏。
当你用“反向要求”让客户做出承诺时,主动权就回到了你手里。
他答应介绍客户,等于欠了你一个人情。
他答应保密价格,等于成了你的“共犯”。
这种心理绑定,远比降价更有力量。
销售的最高境界,不是“说服客户”,而是“让客户自己说服自己”。
当你用“反向成交术”让客户觉得:
我砍价成功了
我帮了销售一个忙
我拿到了独家优惠
他就会自动进入“我已经赢了”的心理状态。
在这种状态下,他不仅会成交,还会对你的服务更满意,甚至愿意转介绍。
因为人们对自己“争取”来的东西,永远更珍惜。
客户压价,不是危机,而是机会。
它是一次心理博弈的入口,是你展示专业与智慧的舞台。
不要一根筋地认为“降价=成交”。
真正的成交,是让客户在感觉占便宜的同时,心甘情愿地掏钱。
掌握“反向成交术”,用一个小小的附加要求,换一个稳稳的订单。
这才是销售的高阶玩法。
从今天起,当客户再说“便宜点”,别急着答应。
微笑着叹口气,说一句:
“王总,这价格我真得跟老板申请……但您要是能帮我介绍两个客户,我拼了命也得给您拿下!”
你会发现,成交,原来可以这么轻松。